上周末,应孩子幼儿园的要求,去上了一节课,是北京一位国学老师的主讲。
这是关于国学的课。
子曰:“众恶之,必察焉;众好之,必察焉。”课上这句话,我印象颇深。
大意是:大家都厌恶的人,你要去考察原因,避免冤枉他人;大家都喜欢的人,你也要去考察愿意,避免信错他人。
引申的含义,是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,不能人云亦云,单单通过表象就随意判断真伪。
所以,我是很赞成孩子,从小就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尤其是看到,不少大人们也未必独立思考。
比如,一则标题“男子驾驶宝马车撞死了一位清洁工”,大家一看,马上会大骂这位驾着宝马的司机,因为普遍开宝马的人,大家都会因为(你懂的)的原因,被人攻击,所以即使本是一桩普通的交通事故,但这个“宝马”二字肯定要被加到标题上,这太重要了,道理你懂的。
而且,被撞的是我们尊敬的清洁工。
昨晚我又看到一则消息,记述的是,所谓2017年茶界大事记,有提到某地两位茶界大师,因一件什么事发生矛盾,结果,其中一位大师“竟遭不明势力恶意诽谤,所有的阴招、损招、下三滥的手段都轮番上演”。
看到这里,你是不是已经看出来了,没错,就是那个被“不明势力恶意毁谤”攻击的那位大师,一定是好人,他是对的。
因为坏人对其中一位大师的攻击,毫无疑问,肯定是另一位大师指使的。
但这样写,我得警惕,谁在兴风作浪?这里会不会有些什么问题?也许我过于多虑了,或者是有些阴谋论,反正我只看看,事情真相到底如何,绝不关心。
这只是一时呓语,请勿对号入座。
中国文字博大精深,设计那么多个字,随便组合一下,这信息量就太大了。
说回来,这种事,其实一般的人被忽悠,也就算了,但是我们浓眉大眼的茶人也被忽悠,那我觉得过分了。
因为转发量不少,这是在茶界发生的。
我虽从来不敢妄称茶人,但素来非常仰慕茶人,我心目中的茶人形象,一身长袍麻衣,每日都在打坐,或喝茶,或习弹,或参禅,那接受了佛家、道家、美学家的洗礼,按理应该非常聪明,早已成仙得道,比凡人更能参得透真、善、美才是。
但是,美是很美,善也说得过去,就是这个“真”字,怎么也觉得不对。
所以,我现在看任何文章,都是瞪大了眼睛看,生怕被骗。我现在也天天教孩子,多读孔子语录,饱读诗书,独立思考,城里套路深,千万别上当啊。
实际上,很多所谓的“新闻”,我们是被引导着,要不然,我们为什么说媒体喜欢“带节奏”呢?
初中生也懂得,新闻应该只陈述事实,至于你要怎么理解,是你的事,报道者是不能加入任何观点的,因为,准确、公证才是新闻,否则,只能叫做“评论”。
所以,为什么我只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,因为,那是世界上最准确,最公证的新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