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几十年的中国,日新月异,从经济到生活,从传统到现代,无不深刻地改变着人们。

中国有很多历史文化名城,也走在时代文明的浪潮中,而潮州,却依然系统、完整地保留着各种特色的传统工艺与文化,如潮剧、饮食、木雕、潮绣、劳热……
潮州的工夫茶,一把壶、三个杯,小火炉、玉书畏,你把四样东西摆在一桌上,大家就知道这是潮州的。
在潮州,不论老人还是孩童, 人人都是泡茶的好手。清嘉庆年间,文人余蛟惊叹于潮州工夫茶之奇,在他的文作《潮嘉风月》做了详细的记载。
事实上,潮州工夫茶起源于清嘉庆之前应无疑问,至于它到底流传、发展了多少年,实在难于考究。
我的老师陈香白教授,潜心研究潮州工夫茶一辈子,他说,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,潮州工夫茶总是保持着它的韧性,它依旧无比精细,唐宋以来精行俭德、修身养性、致清导和的传统,在潮州工夫茶的这一招一式里,总是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工夫茶在潮州人的心里,不仅是礼,也是“和”。
“天地人和”的“和”,总结得好,十几年前,我便有了创立一芦居的想法。

一芦居,对应的正是天地人三才。 清人有诗云:“乘杯过河驶往还,踏芦渡江狎澔涆。”浩瀚人生,喝的是茶,看到的是洒脱。 潮州是个大茶院,闹市、田间、屋里屋外……只要有人,无处不是喝茶的地儿,只要有茶喝,何需纠结在哪? 于是,村里池子边上的老屋子,成了一芦居;上海繁华的闹市,也有了一芦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