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到潮州的牌坊街,首先看到的牌坊,便是著名的状元坊,上书“嘉靖壬辰科状元林大钦”。
林大钦,是潮州历史上唯一的一位状元,字敬夫,号东莆居士,海阳东莆山兜(今潮州金石仙三)人,生于明正德五年。
林大钦是为家中独子,少聪颖,喜读书,十二岁,随父林毅斋上潮州城,见苏洵《嘉祐集》,爱不释手,便要其父购回以细读。后林大钦又熟读苏轼、苏辙文章,并加以融会贯通,故下笔气势磅礴,酷似三苏。
嘉靖一十年,林大钦以秀才身份参加科考。提学阅其文,大喜,将他推荐给巡按御史吴麟,吴麟赞叹:“此苏公笔墨,必大魁天下。”同年秋,林大钦赴广州参加乡试,以第六名录取为举人。
嘉靖一十一年春,林大钦上京赴试,被录取为第十二名进士。三月十五日,他又参加殿试,一日之内写成五千字的对策,陈明“均田、择吏、去冗、省费、辟士、薄征、通利、禁奢”等八项救弊的施政方针,都是“根极政要之说,明切时务之论,”深得读卷官大学士张孚敬的赞赏,将卷子送呈御览,嘉靖皇帝很喜欢林大钦的策论,当即钦点林大钦为壬辰科状元,授予翰林院修撰(从六品),负责修史工作。
林大钦中状元后,却因母亲久病不愈,只好乞请回乡伺养。嘉靖十四年,林大钦辞官归家后,一面进修,一面讲学,“结讲堂华岩山(今桑浦山李姑洞斜对面),与乡子弟讲贯六经,究性命之旨”;又与“海内贤士大夫时相寓书,言学问之意”。因亲族多缺少住房,林大钦先为他们营建居室,后才为自己建造,却因财力不支,工程一再推迟以至搁置。
嘉靖一十九年,母逝,林大钦哀伤过度,害了一场大病。嘉靖二十三年,林大钦把以往所作诗歌,共三百五十五首汇集成册,并写序言。翌年,林大钦葬母于桑浦山之麓,不久病卒,年三十五岁。
云气生层岳,溶溶满太虚。因风过越隽,洒雨到阶除。润圃花初馥,净心尘逾疏。乾坤增气象,披豁看林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