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州工夫茶,所见的最早文字记载,是清代俞蛟的《梦厂杂著·潮嘉风月·工夫茶》。
俞蛟,字清源,又字六爱,号梦厂、梦厂居士,浙江山阴(今绍兴)人,清中期散文家、画家。俞蛟生于清乾隆十六年(1751年),卒年不详。
俞蛟一生仕途坎坷,据《广东通志·职官表四十八》载,乾隆五十八年(1793年),俞蛟以监生任兴宁县典史,长期充任幕僚和佐杂小吏。俞蛟生平足迹所到,北至直隶,南达两广、桂林,交游甚广,见闻颇多。俞蛟工文笔,善绘画,性格豪爽,素负才名,时人以“畸人”目之。
《梦厂杂著》为俞蛟传世唯一著作,所记多身历、目睹、耳闻者,嘉庆六年(1801年)四月成书于广东齐昌官舍之凝香室。时人姚兴泉序之,赞俞蛟广有见闻,是性情中人:“古人著述,其足以信今而传后者,得于性情者半,得于见闻者亦半。不有性情,则吐属弗真;不有见闻,则语言无味。”“天下怀奇负异之士,其郁郁不得志于有司,而卒以布衣老者,又岂少也哉?”当代著名笔记小说研究专家刘叶秋亦曾高度评价:“《梦厂杂著》,俞蛟撰,十卷,内容丰富,文字清新,是一部很好的笔记。”“这部书所记,有许多是他自己的经历之谈。”
“《梦厂杂著》叙述名胜、民俗、画家、传说等等,内容不同于一般笔记,各有一定的代表性。”《梦厂杂著》的校点者骆宝善也说:“本书所记,多为他亲自经历和目睹耳闻者,内容相当丰富,议论亦颇有见地,故其篇幅虽不大,但在林林总总的清代笔记小说中,却占有一定地位,被人誉为清代历史琐闻类的笔记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。”
《梦厂杂著》共十卷,由七个独立的篇章组成,即:《游踪选胜》、《临清寇略》、《春明丛说》、《潮嘉风月》、《乡曲枝辞》、《齐东妄语》、《读画闲评》。

《游踪选胜》是游记,记述了桂林七星岩,扬州的平山堂,南昌的滕王阁,岳阳的岳阳楼,北京的万柳堂,杭州的灵隐寺和绍兴的柯岩、岩里(今富盛镇岩里村)等重要游览胜地,景物描摹生动悦目,文笔典雅流畅。
《临清寇略》为山东匪患纪实,详细而具体地记叙了清水教王伦聚阳谷、寿张、堂邑二千余众,攻地掠城,三旬而被扑灭之史实,王伦由起义到被镇压而失败的始末俱全。文章先综述,后逐一罗列王伦之徒传略,最后归纳其祸害和教训,是研究清水教起义的重要史料。
《春明丛说》、《潮嘉风月》、《乡曲枝辞》、《齐东妄语》为传奇故事,记载了北京、广东潮州及杭州、绍兴一带的民情风俗及异人传说,其中大多内容可作为研究当时社会风貌的参考资料。其中的《潮嘉风月》是作者根据亲历及耳闻目睹者辑录而成,对潮州、嘉应州(今梅州)之风物刻划细致入微。其中《工夫茶》一篇,是目前为学界公认的有关工夫茶的最早记录。
余蛟《梦厂杂著》


《读画闲评》是画家传略。俞蛟本人善画,但至今发现的传世之书画作品不多。此卷简要记叙了清中叶以前四十多位画家的生平、师承言行及作品特点,同时论及唐至明代一些名画家。行家眼界,高屋建瓴,对所论的画家及作品的评论大都中肯,既注意到了每位画家的艺术流派及其作品的艺术性,也注意到画家的为人品德,既记叙了当时的名画家如闵正斋、潘公寿、王三锡、方熏、奚冈、罗聘、陈寿山等,也记叙了一批绍兴籍画家如童钰、唐庭楷、王湘洲、余中峰、许兰谷、董洵等,具有画史的价值。
《梦厂杂著》有嘉庆和道光年间刻印的巾箱本,通行的是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4月的排印本。笔者见到的其他版本尚有民国时的中华图书馆本、上海古今书室本等,和改革开放后印行的广文书局1980年本、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本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本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本等。
——本文整理自网络。
评论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