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
潮州,前身为东晋时的义安郡,至隋代设为潮州府,并沿用至今,已历一千多年。潮州产茶,可追溯至明末清初时,由最早的“凤山黄茶”演变至今的凤凰单丛,是与武夷岩茶齐名的乌龙茶。
地理

凤凰山,位于潮州的东北部,远离城市,靠近闽粤边界。 由于地处深山,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,大量老茶树的生长和保护良好,这是凤凰山最大的财富。 茶树 凤凰单丛不但讲究山场和做工,也非常讲究茶树的年龄,树龄的高低,将直接反映这种乌龙茶的品质。

凤凰山的老茶树众多,据统计,目前,百岁以上茶树超过一万株,这些茶树,主要分布于乌岽、大庵、中坪、狮头脚、李仔坪、垭后等村落附近。上世纪,人们发现了一株已枯死的老茶树,实测其有九百年的树龄;另一株老茶树“宋茶”,为七百年,于数年前自然枯死。目前,仍存活的最老茶树,为大庵太平寺旁的宋种茶树,其树高可达六米,六百年过去了,依然枝繁叶茂。
单株

凤凰的每株老茶树,所制出的茶滋味各有特色,山民以此采用单株采制的作业方式,一直保留“一丛一味”的特色。单株采制的生产方式,使得每年茶树产量多为5-8市斤(老茶树只采春茶),目前,产量最大的茶树,也是大庵村的宋种茶树,每年成茶产量为11斤左右。
品种
我们根据凤凰单丛香气和茶味的不同,总结出蜜兰香、黄栀香、芝兰香、桂花香、玉兰香、肉桂香、杏仁香、柚花香、夜来香、姜花香等十大基础香型,各个香型以下又可细分,如芝兰香又细分为海底捞针、竹叶等;黄栀香可分白须翁、向东种、杨梅叶、老仙翁等。
采制
宋种,作为凤凰山里最老、最大的茶树,历年,它的采摘现场,都会成为业内的热点。4月末,午后晴天,先祭拜,再开始抢时采摘,由于还需晒青,采摘时间紧促,一般2个小时左右便要完成,这便需要同时动用大量人员,2020年,这株茶树动用了采茶工三十六人。当天晒青后,须在当夜开始,由经验丰富的制茶师亲自制作,历经晾青、浪青(五次)、杀青、揉捻、烘焙、精选、炭焙等工序,全程四十八小时之后,方可成茶。
冲泡
潮州文化源远流长,于茶方面,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工夫茶文化。 冲泡凤凰单丛,有一套沿袭至今的基本固定的程式,而对于用水、用器,都有一定的要求。
凤凰单丛耐冲泡,一般可以冲泡二三十道,如宋种等个别品种,可以冲泡三四十道。
品饮
凤凰单丛香气高雅,入喉瞬间,茶汤饱满透净,木质感浓郁,山韵特征非常明显。
凤凰单丛各个品种的风格,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,即使同一个品种,因年份不同,存放时间不同、仓储条件不一,也会令人们领略到不同的品格,这或许也是其受到老茶客们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存放
凤凰单丛炭焙后需要封存,可在常温、防潮、密闭的条件下,存放十年以上。
如长期存放,新茶也可形成老茶,口感更显醇厚。
评论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