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茶有个感受,“入口生津”。
甚至有人说:能生津的茶,都能令人舒适,这是好茶。
这句话有一点道理,至于为什么这么说,似乎有一点片面,我们不忙着解释。
这种生津的感觉,就是指茶汤进入口腔的时候,人的舌根下面会不由自主地分泌出唾液,口腔经过刺激,有种微酸却又回甜的感觉,这种感觉,会蔓延至舌面乃至两颊。

因为茶中含有的茶多酚、糖、氨基酸、果胶、维生素等物质,都有着促进口腔排出唾液的作用。
当然,品质上好的茶,各种物质含量都会越高,刺激生津的效果和持续时间也越久。
各种单株、老丛,根系复杂,长年累月吸收了更丰富的物质,因此制出的茶,可谓是极品。
于是,人们才有了“茶越好,生津越强”的说法。这种生津,还分为几种情况。

两颊生津
当人的口腔接触到茶汤后,由于茶多酚的刺激,会引起口腔内两侧内壁紧束收敛,形成涩感,并分泌出唾液,这种情况所造成的生津,属于两颊生津。
但并非所有的涩感都会生津,涩而不化,就是不能生津的涩感。
两颊生津所得的唾液通常较多,口感会觉得比较温和且回甘,有时还会出现唾液太多,令人不得不吞咽回去以避免尴尬。
舌面生津

从生理的角度来说,唾液是由口腔内壁和舌头底部分泌出来的。
舌面负责味觉的功能,没有唾液腺。舌面生津应该是其它处生津,然后蔓延到舌面的一种交叉感受。
茶汤经过口腔后,口内唾液会慢慢分泌出来,但这种分泌不像两颊生津那样急促强烈,而是更柔和一些。
会感觉到舌头上面非常湿润柔滑,好像在不断地分泌出唾液,然后流到舌头两边口腔。
感觉上就好像是舌面生津一样,因此这个名字也就保留了下来。
舌底鸣泉
两颊生津常有,舌底鸣泉难遇。
茶汤经过口腔接触到舌头底部,舌下会清晰地感受到不断有津液生成,像冒出细小泡泡,如同泉水涌动的感觉,这就是舌底鸣泉现象。
能出现这样的情况,说明茶汤品质已经非常不错,才能刺激得舌底如此源源不断地产生反应。

还有一种技术性的舌底鸣泉,指的是茶汤入口时,口腔内部尽量张开,外闭着双唇,牙齿上下分离,增大口中空间。
同时口腔内部放松,让舌头与上颚拥有更大空间,让茶汤能更充分地浸开。吞咽时通过口腔紧压,让茶汤细密经过喉咙下肚。
在这个过程中舌底的茶汤会被压迫而出,并产生泡泡的感觉。这样的方法,就是喝茶时人为造成的:技术性鸣泉。